日本庭院與「禪」



中國禪風對日本庭園風格之影響


中國佛教禪宗於宋朝時期傳至日本,對日本庭園影響深遠,造成鎌倉與室町時代,中國禪風濃厚的日本庭園風格,而中日禪僧即為此期庭園文化的主要傳播者。鎌倉時代寺院庭園之配置,受到中國禪寺強調自然天成景觀設計之影響,以散發出濃厚的禪境意味。



室町時代的僧眾盛行於中國禪詩禪畫之創作,影響所及,不僅促成「五山漢文學」之興起,更進一步造成了「禪樣建築」的流行,使得日本庭園深具禪風,例如當時流行的枯山水,即受到中國禪畫之影響,成為日本庭園中,最為典型、極具代表性的禪意表現。



桃山時代的書院式庭園,為僧侶和武士坐禪修道之地,因此對於庭園的佈置與陳設,亦以禪風特色進行規劃和塑造。江戶時代的迴遊式庭園,受到僧侶倡導茶道的流行風潮,以致出現茶庭茶室這樣的庭園景觀,也讓日本庭園的禪意更添色彩。江戶之後的日本庭園,因日本禪宗信仰之勢微,使中國禪風對日本庭園的影響亦日漸衰減,漸走入歷史而淡出。




日本庭院裡,細沙與奇石的排列,透過線條的協調,使整體情境充滿『禪』味。






禪宗思想對「建築物與添景設施」元素之影響


中國高僧文士們,早已有汲泉水、煮茶品茗的傳統,也為禪之「無心合道」理趣所在。在品茗的清絕環境中,領受著茶味之芳香,即可達到一種悠然自得的悟道境界。




而茶道在日本也早已成了禪宗思想的表現,其獨特的物我合一、敬默平等之特色,與禪宗心體自然、徹悟清明的境界相同;而平心靜氣的演練操作,又與參禪坐禪的精神如出一轍。



因此大覺寺嵯峨院庭園的「茶室望雲庭」、東本願寺涉成園的「茶室縮遠庭」、金閣寺的「茶所」、龍安寺方丈庭園的「藏六庵茶室」等,皆可說是禪宗思想影響下的造園要素。金閣寺的「虎溪橋」,取自禪宗虎


 


文:陳信甫、林珊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therT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