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一張嘴))*
           
人皆有一張嘴,不是吃喝、唱歌,就是聊天、講話。                        


多數的人說是非、談八卦、常抱怨,


或者高談闊論、亂開玩笑,不是造口業,


便是無意義的交談,為何一般人都無自知?



找人聊天不是倒垃圾、便是浪費別人的時間,


甚至還要人認同您、安慰您、靜靜聽您的無病呻吟,


或是跟您一起批判所談論的對象,


不但讓自己更無知、更無奈、更可憐,


也把傾聽者拖下水,試問!這樣的人生有意義嗎?



人常不知不覺耗在不重要、且有損口德的言談上,


此錯誤的聊天方式應該杜絕。



因此,我們當要好好的學習,


如何談出對別人有助益的話,其注意的事項如下:



一、心態:心中不可對談話者存有偏見,


或自認對方不如我,或是預設別人將說的內容,


或排斥懷有敵意,或不想與他講話,


甚至見到他就立刻走開,


有這樣的心態對己對人,都是一種傷害。



二、觀念:每個人都有自我的主觀,


但也應尊重他人的觀點,聽聽不一樣的看法,


也可藉機瞭解對方、觀察人性、增進新知;


如果能更進一步,不執著自己的思想、所學的一切,


則能清楚明白對方的想法、動機、內心及思維的模式。


 



三、談話:



1、先問:一問一答,談話才會投緣。


所以我們要先請教對方,但要問得恰當、問得自然,


問他會的事、感興趣的事、樂意說的事;


當別人回答完後,應繼續深入此話題,


不可離題而東問西問,除非他不願意說,


或者他不會答,


否則應該深入探討此事,這樣雙方才會有所獲益。



2、次聽:當對方娓娓道來,我們應專注的傾聽,


不論內容的好壞、深淺、對錯,


聽出他真正的心意及所面臨的問題,


如同己事這樣的關心;由於聽者本身沒有任何成見,


所以才能清楚說者的談話,而做出正確的回應與建議。



3、後說:事情一件一件說,問題一個一個答。


會說話的人,可引導對方來闡述自己的想法和問題,


或描述事情的經過,或轉入有意義的話題。



說者宜針對對方的話來表達,進而探索問題的原因,


然後找出解決的方案;或者經由一件事,


是否體會到什麼樣的道理;


或是這個現象,帶給我們有何種的啟示。



若能把握以上的重點,相信您以後的談話,


會變得有深度、有意義、有智慧。



古人說:「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許多修行者窮極一生的參究,始終未能徹悟,


然經禪師一點化,則大夢初醒,大開圓覺,


了悟生命的真相及人生的真諦;


又有不少人,與對方懇切的深談之後,


終於化解其心結,轉換其想法,於是改變了一生。



因此,我們要善用時間,


好好談話不要耗費彼此的生命,


讓自己成為別人的良師益友,及大眾的善知識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therT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