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與健康

 


大英博物館藏彌勒佛


笑,是人類良好心境和美好情感的外在表現。

笑對人們的身心健康是十分有益處的,這一點是勿庸置疑的。


然而,凡事都有兩面性,笑也不能例外。


笑為健康之寶


早在2000多年前,《黃帝內經》就指出:「喜則氣和志達,榮衛通利。」


說明精神樂觀可使氣血和暢,則生機旺盛,


從而有益於身心健康。所以,民間有很多諺語。


譬如「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


「生氣催人老,笑笑變年少」,「笑口常開,青春常在」等等。可見,情緒樂觀,笑顏常駐,是人體健康長壽不可缺少的條件。


笑也是人體的生理需要。現代生理學研究證明,


笑是一種獨特的運動方式,對機體來說是最好的體操。


笑實際上就是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內臟、


肌肉等器官作適當的協調運動。笑對呼吸系統有良好作用,它能使肺擴張,在笑聲中不自覺地進行深呼吸,


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暢;笑能增強消化液的分泌和加強消化器官的活力;笑能消除神經和精神上的緊張,調節人的心理活動,消愁解煩,振奮精神,揚起生活的風帆;笑能調節植物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功能,促進血液循環;笑能使面部顏色由於血液循環加速而變得紅潤;


笑能增強肌體活動能力和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起到某些藥物所不能起到的作用;愉快的心情可影響內分泌的變化,


使腎上腺分泌增加,使血糖增高,碳水化台物代謝加速,


新陳代謝旺盛,因此能促進身體健康。


大笑之禁


笑,雖然可祛病健身,但必須適度,必須懂得笑的宜忌。


笑雖然不能稱斤論兩,但既然把笑比作治病的良藥,


就有個量大量小之分。適量有益,過量有害,而且往往會帶來樂極生悲的苦果。


《嶽飛全傳》七十九回,描述了「二虎騎龍背,笑煞老牛皋,氣死金兀術」的故事,說得是牛皋抓住金兀術以後,


騎在他身上,由於過度興奮,哈哈大笑而死,這叫做「笑死人」。就是《黃帝內經》中所述「大喜傷心」的道理。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這種樂極生悲的事時有發生。


有的人多年夙願一朝得以實現,興奮無比,實然倒地而亡;有的是自己的需要得到最大程度的滿足,


或有什麼意外收穫,笑得前仰後合,而突然昏厥。


尤其是老年人,機體功能逐漸衰老,心腦血管的發病率高,或有其他系統的慢性疾病,要特別注意情志調攝,


使之不要大起大落,做到既能使自己的生活充滿歡樂,


又不要欣喜若狂。


 

作者: 伍後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therT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