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十大經典拆字趣聞



中華文字多奇趣,古今多少文人墨客玩味其中以為樂。


如有一種文字遊戲叫拆字,被廣泛用於作詩、填詞、撰聯,或用於隱語、制謎、


酒令等。南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載有一首拆字詩:日月明朝昏,山風嵐自起。


石皮破乃堅,古木枯不死。可人何當來,意若重千里。永言詠黃鶴,志士心不已。


每一句中都含有拆字,構思奇特新穎。用於撰聯則更多,如張長弓,騎奇馬,單


戈獨戰;嫁家女,孕乃子,生男曰甥。上聯拆拼張、騎二字又合併字,下聯拆


嫁、孕二字又合併字,分別表現了馳騁疆場和兒女情長的兩種場面,富於趣


味性和藝術魅力。



正史中也對拆字這種遊戲有記載,如《後漢書》載:獻帝初,童謠雲:千里


草,何青青,十日蔔,不得生。’”這條隱語中,千里草十日蔔


暗示董卓專權事。歷史上曾發生過大量的拆字趣聞,劉繼興大浪淘沙廣閱細篩,


選出其中的十大經典趣聞,與各位看官共賞之。




南朝時的江淹,是個文學史上十分著名的人物。與他有關的婦孺皆知的成語就有


兩個:夢筆生花江郎才盡。江淹在被權貴貶黜到浦城當縣令時,相傳有一


天,他漫步浦城郊外,歇宿在一小山上。睡夢中,見神人授他一支閃著五彩的神


筆,自此文思如湧,成了一代文章魁首,當時人稱為夢筆生花。中年以後,江


淹官運亨通,官運的高峰卻造就了他創作上的低潮。據《詩品》記載,江淹有一


天晚上夢見一個人,自稱是郭璞(晉代文學家),他對江淹說道:我有一支五色


彩筆留在你處已多年,請歸還給我吧!江淹從懷中取出,還給了那人。其後他寫


的文章就日見失色。時人謂之才盡,於是便有江郎才盡一說。



江淹年輕時家貧而才思敏捷。一次,一群文友在江邊漫遊,遇一蠶婦,當時有一


頗負盛名的文人即興出聯曰;蠶為天下蟲。拆為,別出心裁,


一時難倒眾多才子。正巧一群鴻雁飛落江邊,江淹靈感觸發,對口:鴻是江邊


鳥。拆為,與將拆為有異曲同工之妙,不僅反應


奇快,而且貼切工巧,眾人自然為之嘆服。




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名傾天下的岳陽樓始建於西元220年前後,其前身相傳


為三國時期東吳大將魯肅的閱軍樓,西晉南北朝時稱巴陵城樓。最早稱巴陵


城樓岳陽樓的人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李白一生曾六登岳陽樓,最後一次到岳


陽樓,有個過路人在岳陽樓的牆壁上留下了三個字:一、蟲、二。眾人不解其


意。等到李白來時,人們就向他請教。李白沉思良久道:這是仙人留下的一副對


聯。指水天一色;蟲、二便是風月無邊。人們嘆服,並請李白留下墨寶。李


白欣然命筆,寫下水天一色,風月無邊八個大字。如今,這副對聯刻成雕屏,


懸掛在岳陽樓三樓主門。




北宋文壇巨匠蘇東坡與詩人佛印和尚是至交好友。一次,蘇東坡去找佛印和尚,


看到他正在與三個木匠為廟頂上設計雕刻一個木頭的小狗,只見他們四人圍在一


起,對著木頭狗品頭論足,靈機一動,想起一個拆字上聯來。他上前對佛印說;


我有一上聯在此,佛兄可對否?隨即出口吟道:四口圍犬終成器,口多犬少;


佛印一聽,心想這是一個拆字聯,四口人圍住一隻犬,正是一個字,四口對


一犬,可不是口多犬少嗎。佛印正皺眉撓頭時,忽然看見兩個人抬著一根木料走


了過來。他眼前一亮,聯從口出:二人抬木邁步來,人短木長。蘇東坡聽罷,連


聲稱妙。原來,的繁體字是字腰窩兩個小,木頭挺長,人卻極短,


佛印同樣用拆字法對出了下聯,可謂天衣無縫。




佛印和尚與蘇東坡的妹妹蘇小妹也曾有過一次拆字聯妙對。佛印和尚有一天去


拜訪蘇東坡,大吹佛力廣大、佛法無邊。坐在一旁的蘇小妹有意開他的玩笑:


曾是僧,人弗能成佛。佛印一聽,也反戲她一聯,女卑為婢,女又可奴。


小妹和佛印的妙對,就是利用拆字法巧拼、佛、婢四字互相戲虐,


趣橫生。




宋朝仁宗時期的宰相呂蒙正,幼時家境貧寒,缺衣少吃。但他學習刻苦,天賦頗


深。一日,私塾先生帶領幾個學童上山遊覽,呂蒙正因未吃早飯,肚中饑餓,看


到有一山泉,忙跑過去伏下身子飲水充饑。先生見此情景,知其必是饑餓所致,


便即景出聯問曰:欠食飲泉,白水豈能度日?呂蒙正人稱神童,知道這是一副


拆字聯,是一個字,是一個字。



此聯觸到了他的痛處,勾起他無限愁情。他當即對出了下聯:才門閉卡,上下無


處逃生。他將組成字,拆為”“二字,既說出了自己的家


境,又與上聯相對甚妙。先生見他說的可憐,又深愛其才,當下把他領到自己家


中,讓他和自己的兒子一起讀書,並免除了他的一切費用。後來,呂蒙正終於在


大考中被欽點為狀元,最後做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一品首輔。




《岳傳》說,宋高宗趙構因岳飛主戰、秦檜主和而被攪得六神無主,微服出街解


悶,遇一拆字先生,便據當時的季節隨手寫一字給他拆解。拆字先生看罷此


字,對趙構納頭便拜。趙構大驚,問其究竟,拆字先生說,客官你看:一夫旁邊


一輪紅日,豈是等閒之輩。趙構聽了,對之深為佩服,便繼續追問此字玄機。


字先生一邊收攤,一邊向趙構耳語一句:春字頭太重,壓無光。


說完,拆字先生便溜之大吉。很明顯,這個故事是在諷刺宋高宗時期權傾天下的


奸臣秦檜。




明人蔣燾,少時即能詩善對。一天,家中來了客人。此時窗外正下著小雨,客人


想考考他,便出聯雲:凍雨灑窗,東兩點,西三點。”“字拆開是東兩點


字拆開是西三點,對起來有一定難度。這時,只見蔣燾從屋裡抱出個大西


瓜,切成兩半,其中一半切了七刀,另一半切了八刀,對客人說:請各位指教,


我的下聯對出來了。他見客人納悶,補充說,剛才對的是:


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客人讚不絕口。


字拆開正好是,而字拆開是




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賓,在平常聚會時,常常吟拆


字詩聯取樂。一天,祝、文、周、三人應邀到唐府作客,一進門,看到唐伯虎和


家園正在影壁牆前種桂樹,便一齊上前打招呼。唐伯虎一見客人來到,丟下手中


活計,將他們請到客廳就座。丫環上齊茶水酒肴,賓主坐定,祝枝山開口道:


唐,今天我們四個來作一個遊戲,每人一句拆字聯,組成一首詩,你意下如何?


唐伯虎一聽,揖手答曰:祝兄所言,正合我意,請祝兄出首句。祝枝山說:剛才


進門的時候,看到你在種樹,就以此為題吧。我出的是:閑種門中木。唐伯虎聽


完暗思:門中有木是個字,從意思到文字技巧都挺好。有意思,有意思,思!



對,有了,隨即開口答道:思耕心上田。眾人一聽,不禁拍手叫絕。更被唐伯虎


的巧妙構思所折服,小唐確比老祝技高一籌。文徵明也不甘落後,連忙說:我來


第三句,我對的是:秋點禾邊火。話音一落,眾人齊聲稱妙。祝枝山指著周文賓


說:文賓,該你收尾了。周文賓忙站起來揖手曰:各位種的種,耕的耕,點的


點,到我這裡該生長了。我的尾句是:甜生舌後甘。剛一落音,祝枝山擊掌稱妙。


說:我們四人的拆字聯連起來正好是一首詩呀隨即從頭朗誦起來:閑種門中木,


思耕心上田,秋點禾邊火,甜生舌後甘。大家聽後,齊聲稱讚。唐伯虎說:我們


江南四大才子聚會吟詩,各顯其能,有種有收,可謂獲益匪淺也。可喜可賀,來,


讓我們共同舉杯,喝他個一醉方休!眾人齊聲稱好。四人開懷暢飲,盡興而歸。




明朝末年,崇禎皇帝眼看大明天下已是日薄西山、朝不保夕,於是憂心如焚,寢


食不安,遂遣一宦官出宮打探民情。宦官來到一個測字攤前,想拆個字,預卜一


下國運。宦官先寫個字,測字先生說是賊出頭。宦官暗驚,再測字。


測字先生說字也不吉,乃字掉了一半,字去了半邊,大明岌岌可危。


宦官聽得滿身是汗,忙說前面兩字寫錯,實欲測字。測字先生說,此字更為


不祥,字去頭去尾,皇帝至尊快完了。三個同音字測下來,皆是明王朝亡國


之兆。是年,崇禎皇帝在景山上吊自盡。




乾隆皇帝擅長對對聯,且常借此戲人。一次,他喬裝改扮,與張玉書在酒樓上飲


酒。席間,他乘著酒興指著一姓倪的歌姬出了上聯:妙人兒倪氏少女,要張玉


書接對。這上聯是二字的拆字聯,張玉書一時苦思莫對。歌姬在一旁


隨口答道:大言者諸葛一人,將二字拆開。乾隆大為讚賞,命張玉書賜


酒三杯。不巧,酒已喝完,傾壺只滴出幾點。歌姬見此,笑著對乾隆說:“‘水涼


酒一點兩點三點,下聯請先生賜教。上聯既暗含前三個字的偏旁,又冠以數字,


窘得乾隆面紅耳赤。幸好此時樓下走過一個賣花人,張玉書靈機一動,代言道:


丁香花百頭千頭萬頭才算為他解了圍。據說,打那以後,乾隆皇帝再不輕易用


對聯戲人了。



滿山紅遍部落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therT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