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所擁有的一切

 





珍惜所擁有的一切

作者:石滋宜(2008-01-01)


每個人看別人的缺點都是天才,看別人優點卻像個白痴。


我們對於別人是如此,對自己也是一樣,我們總是看到自己所欠缺的,卻看不到自己所擁有的,所以我們常有遺憾,卻欠缺幸福感。



最近看到報載「阿根廷《婦女》月刊2007年11月號文章」的一篇文章,作者為埃斯特爾‧門德斯,名為「沒有理由消沉」,迎接2008年的到來,看到這篇文章有特別的感觸,確實,我們的生活過得並不如意,都是因為我們只看到自己,而且是只看到欠缺或不愉快的一面。


以下是這篇文章大部分的故事節錄,希望大家可以進入情境中,有所反思與學習。



「幾年前的一天,我心情不太好,甚至有些消沉。我努力工作,但達不到理想的效果,上司又諸多刁難。我當時有一個好朋友奧爾加,她在我們工作地點附近的一家醫院當義工。


這天她來找我,對我說:「朋友,我沒有車,但我需要給「我的孩子們」帶些禮物,你能送我去嗎」?我說:「可以」。



在當時的心情之下,送奧爾加去醫院並不是什麼愉快的事,但她非常執著於義工的工作,她向我們所有人蒐集衣物和捐款,我們聽到她給不同的人打電話,希望她照顧的病童能夠儘早康復。


她只對我說要給孩子們帶一些衣服和玩具,但到了那兒之後她又說:「你陪我把這些東西送到義工接待處吧。」



奧爾加就是這樣,她能讓你逐步參與到她的事情中去。


到了接待處以後,她又說:「你看,我們已經到這兒了,我請你去認識我的孩子們吧,他們特別可愛。」


「奧爾加是個固執的人,她拉著我,把我帶進了一個房間,所有的孩子都熱情地問候我們。


就在她逐一向我介紹這些孩子的時候,雖然他們罹患的疾病足以讓任何一個成年人崩潰,但孩子們卻很開心,他們笑著,因為我們來看他們而興奮不已。



有的孩子玩著一些用過的、褪了色的玩具,卻好像那些都是新買來的一樣。他們都有著美麗的眼睛和早熟的目光。」


「但也有人不願意跟我們打招呼,我問道:「為什麼這個孩子離其他孩子那麼遠?」奧爾加說:「這是米格爾‧安赫爾,他是晚期患者,他不願意其他孩子看著他死去。」



米格爾大概有十一、二歲的樣子,腦癌使他喪失了視力,並影響到嗓子,他看不見,也說不出話了。


我撫摸著他,似乎在自言自語,我知道我不能為他做什麼。我拉著他的手,輕輕地說:「米格爾,上帝保佑你。」


這個飽受疾病摧殘的孩子握緊我的手,在沈默之中我分明聽到他在回答:「我知道。」」



「離開醫院之後,我認識到生活已經給了我很多,我擁有的財富是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在這些孩子面前,我自己的問題微不足道。我發誓永遠不再讓自己消沉下去。」


沒有一個人應該是倒楣鬼,如果有,也是自己讓自己喪志,而變成一個真正的倒楣鬼。


切記「轉念」的重要,當我們察覺自己不愉快,或感覺到事情的進展似乎不順利時,就需要立刻提醒自己,好事將要發生,養成正面、樂觀的思維習慣。



2008年對許多人來說,是關鍵的一年,為何不是呢?


事實上,每天又何嘗不是關鍵的一天,過去已經過去,未來又不可預測,我們能做的僅有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享受自己的富足,並且跟需要的人分享,不僅僅是看得見的東西(有形),更可以是看不見的東西(無形),當你這樣做,就會發現原來當我們給的越多,自己不但不會減少,反而獲得更多。



事實上,不管從歷史,甚至到了現在整個世界所發生的悲劇,例如:巴基斯坦、伊拉克、阿富汗等國家動亂的情勢,人民的生命(精神)與財產都受到威脅,生長在那樣的環境下,人們幾乎沒有任何的選擇,是生活在社會、經濟環境安定中的人們所無法想像的。



就如同我在1991年12月份曾寫過一篇文章為「歷史的傷口要癒合,眼前的玫瑰勿踐踏」,那時憂慮的感受,雖然已經過了十多年仍然存在。我已經年紀大了,但真心希望大家珍惜所擁有的,同樣我們也沒有消沉的理由,為了我們自己,也為了我們後代子孫。(馬紹慧整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therT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