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的奔馬

 

 


徐悲鴻 1895-1953),現代繪畫藝術大師,江蘇宜興人。四歲入塾,從父習畫。


年甫弱冠,東渡日本,翌年赴法,師事達仰,繼入徐梁學院及巴黎國立美術學校1921年遊學德,1927年歸國,任中大藝術教授。


1933年在巴黎畫展,法政府選購十二幅,辟專室陳列。旋赴歐,在德、意及蘇聯舉行畫展。


抗戰後,屢在國內廣州、長沙以及香港、印度、星洲等各地為救濟祖國難民,舉辦畫展。


歷任北京大學、桂林美術學院教授。


後,任北平藝專校長。解放後,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主席。


在繪畫創作上,反對形式主義,堅持寫實作風,主張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末足者增之,西方繪畫可采入者融之。


繼承我國繪畫優秀傳統,吸取西畫之長,創造自己獨特風格。


長於國畫、油畫、尤擅素描。造詣極深,善於傳神。


著名油畫《 我後》、《田橫五百士》,國畫有《九方皋》、《愚公移山》、《會師東京》等,最為所重。


 畫馬為世所稱,筆力雄健,氣魄恢宏,布避設色,均有新意。


1952年病中,曾將自己一生創作和全部珍藏,捐獻國家。


平生積極從事美術教育事業,為中國美術事業發展,鞠躬盡粹,培育不了少優秀人才。


1953年卒於北京。年僅五十九歲,就其寓所改建徐悲鴻紀念館。其代表作《奔馬圖》,最為人所喜愛。


間作花鳥及貓,亦別具風格,情趣盎然。著有《普呂動》、《初倫傑作》、《悲鴻素描集》、《悲鴻油畫集》、《悲鴻彩墨畫集》等行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therT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