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




牡丹花從含苞欲放的時候開始,詩人畫家們就開始揮毫動筆,


(孫魴《題未開牡丹》)『青苞雖小葉雖疏,貴所高情便有餘。』


盡情抒發心中對牡丹的喜愛,描寫唐朝社會的風俗習尚,


在唐人吟詠牡丹之作中,有用詩來回答朋友們對牡丹花事的詢問,


羅隱還寫了一首《扇上畫牡丹》的詩。以牡丹為花片為人餞行:


『為愛紅芳江砌階,教人扇上畫將來。』


即使這樣詩人們仍感到沒有述盡心中的愛花之情,


孫魴又作了一首《牡丹落後有作》,表達了依依惜別的情懷。


在詩人們的筆下,牡丹花的千種神態,萬般風姿,一寫盡然。


牡丹之美讓詩人醉了,用赤誠的心和坦然虔誠的文字。


表達對牡丹之愛,吟牡丹的詩頌,繁不勝數,


使詩歌在思想性和藝術性上都有很高的成就。


如前所言,詠牡丹的詩何其多,但最令人著迷的,


當屬李白的〈清平調〉無疑。一日,唐玄宗和楊貴妃在宮中賞牡丹花,


遂命李白寫新樂章 ,李白奉詔而作〈清平調)三首:


我愛他詠白牡丹:「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 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也愛他詠紅牡丹:「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therT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