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收到的生日卡片中,偶而會有這樣的祝賀詞,「願長命百歲,多福多壽??」。其實,以現代的科學眼光來看,長命百歲已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或僅僅是賀詞而已。「人生七十古來稀」不是早已改為「人生七十才開始」嗎?雖然由於科技文明的進步,使人們的疾病可以獲得完善的治療,但保持健康的身體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觀念。惟有愛惜自己的身體,才是延年益壽的最佳途徑。正如世界上研究老年的專家卡爾遜博士所說:「只要我們願意讓它活下去,我們的身體就可以活到一○○年。」


  根據卡爾遜博士的研究,至少有三千萬美國人是因為飲食過量而縮短了生命。除了適量的飲食外,我們也必須注意其他有關身心健康的事項。營養專家一致認為,每人每天的飲食必須包括牛奶、水果、蔬菜、肉類、魚類、麵包和奶油等。根據這份菜單,我們可以斟酌參考並且記住:適量的攝取養分和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是並行不悖的。


  例如肝臟不好的人,就不可以多吃肉類、脂肪類的食物和喝過量的酒。不過,美國醫學專家也發現了特殊的病例,例如有一位博士患了肝硬化,主要的原因卻是因為營養不良所引起的。另外,如喝酒時不吃菜,因酒精中毒而導致肝硬化或是長期缺乏蛋白質的人,都有同樣的病況,他曾經拿動物來做實驗,結果發現動物長期食用缺乏蛋白質的食物,也會有類似肝硬化的症狀,於是卡爾遜博士就以含蛋白質和脂肪多的高熱量食物讓患者食用,結果他們恢復了健康,因此也得到了醫學上的有力證明。


  有些人認為吃蛋白質容易使血壓升高,因此排斥肉類食物,這是不對的。如愛斯基摩人是以肉類和脂肪為主食的民族,為什麼他們的高血壓病人比少吃肉類和脂肪的東方人還少呢?由此可見,脂肪本身並沒有不好的影響,只要適量就不會發胖或發生動脈硬化。脂肪和蛋白質一樣,並不是直接助長血壓升高的要素,因此只要不是太嚴重的高血壓患者,肉類和脂肪類的食物還是可以吃的。


  談到酒,似乎是一般人津津樂道的,但也是很多人列為禁忌的,到底我們應該抱持什麼樣的態度?喝酒真會縮短人的壽命嗎?其實,酒喝了固然不好甚至威脅健康,但適量的酒也是有很多益處的,例如增進食慾、降低血壓、容易入睡、抑禦寒氣、解毒、助興等。總歸一句話,還是適量品嚐為好,否則喝酒的害處的確是比好處為多。


  除了飲食之外,讓自己隨時隨地保持「動」的狀態也有消除疲勞、促進健康的作用。例如我們每天上下班、上學或做其他的事,都是一直保持「動」的情況,也就是說工作也像運動一樣促進健康。現代人由於追求物質的享受,很多人無形中失去了不少運動的機會,如住在公寓的人們就少了很多步行或跑步的機會,又如擁有各種電器用品的主婦,身材發胖的情形也很多。


  根據最先的研究報告指出:過去很多人認為每天跑步是保持健康的好法子,但最近也發現每天步行或走樓梯是更好且簡便的方法,這些都證明了運動的重要性。尤其是退休的老年人或沒有工作留在家中的婦女,仍須保持每天正常運動的習慣。無論外出運動或在家裡練習都必須持之以恆,即使一天當中只有短短的幾分鐘也是好的。在家做家務事如清掃等也是很好的運動,可以消除多餘的脂肪,促進血液循環等。


  步行是最好的運動方法,但應該怎麼走才最有效呢?其實專家提倡的步行,並不是輕鬆自在的漫步,而是最好腰間掛上計步器,每天計劃好要走的確實步數,且步行時間與日俱增,即可以有意識有目標的訓練。普通人的快步大約是每分鐘一一○到一二○步之間,距離大約一○○公尺。步行時也要注意挺直背部和大步向前跨出腳步才是好的姿勢。對於坐慣辦公桌的上班族或是比較缺乏運動場所的家庭主婦而言,不妨利用空餘時間每天步行五至十分鐘,養成快速步行的習慣。


  預防及醫療也是長命百歲不應忽略的一環。所謂「病從口入」,我們首先應注意食物的清潔衛生,不吃不潔和生冷的食物,對一些敏感性的食物如海產等更應提高警戒心。氣候的變化也是引起疾病的主要因素。如果生病了當然要看醫生,早日診治,千萬不可隨便服藥或諱疾忌醫,殊不知很多人大病都是由於忽略了小病才造成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therT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