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園


感謝「森情寫意」相片


 



「蠡園」座落在江蘇省無錫市郊的青祁村,地處風光秀美的蠡湖之濱,是「太湖」的主要景點之一。「蠡湖」原名五里湖,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越國大夫范蠡,助越滅吳後,功成身退,與西施曾在五里湖泛舟逗留,後人便把五里湖改稱「蠡湖」,湖因人而得名,園因湖而得名。




「蠡園」正門是頗具江南地方特色的石庫門建築,面闊三間,青瓦屋頂,下為金山石牆裙。



「蠡湖」原名五里湖,范蠡助越滅吳後,功成身退,和西施曾在五里湖泛舟逗留,後人便把五里湖改稱「蠡湖」



平心而論,「蠡園」假山確實有點兒匠心不足,匠氣有餘,但如果僅論堆疊技藝,還是有不少可取之處。



整個「蠡園」建築以江南特色爲主,並洋溢濃厚的春秋文化氣氛,體現了江南文化的細膩、婉約。



「蠡園」三面環水,南堤春曉、桃紅柳綠,枕水長廊、步移換景,假山聳翠、曲折盤旋,亭臺樓閣、層波疊影。



「蠡園」因水而活,盡顯山水交融之「假山真水」的無限情趣,讓人領悟到「山水照檻水繞廊」的意境。



「蠡園」收集了造型獨特奇石點綴在公園各處,假山群在華東一帶堪稱一絕,郭沫若有詩云:「欲識蠡園趣,崖頭問少年」。



「蠡園」最早是青祁村人虞循真在蠡湖岸邊種植了柳樹、菱藕,然後築堤造亭,從而奠定了蠡園風景區開發的基礎。



落花流水千古夢境,濃妝淡抹絕色佳人,「西施」塑像作品,由無錫著名的「惠山泥人」設計所的大師所製作。




花街鋪地的圖案,中間是個壽字,周圍有五只蝙蝠,蝠與福是諧音,因此這圖案就叫「五福捧壽」。



「剪月裁雲好花四季,穿林疊石流水一灣」,蠡園是一處以「堆造假山、巧借真水」而聞名的江南水鄉園林。



范蠡功成身退後,與西施隱居蠡湖,並指導此地百姓養魚經商致富,並撰寫歷代首部養魚專著《養魚經》及《生意經》。



「西施的傳說」壁畫採用長卷形式,演繹了西施的豐富人生,描繪了人物在傳說故事中的種種事跡



「春秋閣」為全園最高建築和主景,其寓意深刻的閣名,發人遐想、開拓意境,如登閣憑欄、園中美景可盡收眼底。



將近三百公尺長的「千步長廊」,非僅是觀景的長廊,也是文化的長廊,主要指廊子裏的瓦花漏窗、磚雕題額和青石碑刻。



「千步長廊」有兩座跨水廊橋,轉角處設四個月洞門,使長廊高低起伏、曲折多姿,深邃多變、層次豐富。



「凝春塔」和「湖心亭」隔水相望,五層八角,紅磚青瓦,小巧玲瓏,中西合壁,是蠡園中的著名一景。



「湖心亭」採用平橋涵洞的建築結構,伸向湖中約 五十公尺 ,亭呈方形,飛檐翹角,四面通敞,上部為金色琉璃瓦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therT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