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人的足跡~一

 



南京秦淮河畔


杜牧 《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這首杜牧的詩,流傳千古,代代相誦,幾乎成了秦淮河的千古絕唱。


後庭花,即樂曲〈玉樹後庭花〉,陳後主所作。



南京烏衣巷


劉禹錫 《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首詩是《金陵五題》中第二首。通過野草,夕陽,燕子,既說明朱雀橋,烏衣巷昔日的繁華,又寫出唐代金陵(今南京)的衰落,從而引出蒼桑之感,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南京閱江樓


李白 《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鳯凰臺遺址在南京中華門附近。年老的李白懷才不遇,離京南遊,


六十一歲時在金陵(今南京)遊了鳳凰臺,


觀賞壯美的長江,憑吊歷史,感慨當今而作此詩



金陵秋色


李白 《金陵酒肆留別》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姫壓酒勸客賞。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開元十四年(726年)春,李白離金陵東遊揚州前,在酒肆寫詩留贈友人。詩中讚嘆金陵景物美,人情厚而不忍離別。詩作形像富麗鮮明,語言清新流轉。



江蘇揚州瘦西湖


包何 《同諸公尋李方直不遇》


聞說到揚州,吹簫憶舊遊。人來多不見,莫是上迷樓。


迷樓在廋西湖東峰的觀音山上。這詩是作者旅遊揚州途中的即興詩。



陽洲古樓


杜牧 《遣懷》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詩人想當年,落魄江湖於揚州之時,秦樓楚館,放浪情懷。


如今醒悟,回思往事,揚州十年恍若南柯一夢。



揚州瘦西湖之夜


杜牧 《寄揚州韓綽判官》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文宗大和七至九年(833-835年),杜牧(三十至三十三歲)曾任准南節度使書記,有一段時間韓綽是他的上司。這首是詩人讚美揚州廋西湖的夜景之作



蘇州楓橋除夕夜


張繼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這詩有一段淒美絕倫的意境,


我們可以感受到一個天涯漂泊的遊子那種孤獨,憂傷的心境。



蘇州周莊水鄉


杜荀鶴 《送人遊吳》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


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


姑蘇是蘇州之別稱。這詩把蘇州水鄉的美景描述得淋漓盡致



江蘇太湖


皮日休 《館娃宮懷古(其一)》


綺閣飄香下太湖,亂兵侵曉上姑蘇。


越王大有堪羞處,只把西施賺得吳。


館娃宮,故址在今江蘇蘇州西南靈岩山上,朓望太湖,吳王夫差為西施所築。



西湖之春


白居易 《春題湖上》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峯圍繞水準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此詩寫杭州西湖風光,刻畫入微,點染得非常工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therT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